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,说话的能力至少要经过六年的时间,才能完全建立沟通技巧。由此可知说话能力的提升是件极为艰难的发展历程。一个人要能发声回答问题、表达思想,所要具备的包括有健全的器官能力(脑神经功能、听觉器官及其他感觉器官、肌肉能力、口腔能力)、一般技巧(呼吸协调能力、口舌灵活度、肌肉灵活度)、认知与知觉能力(理解能力、对话能力、修正能力、自我概念)及心理状态(表达的意愿)。
唯有整体的发展,才能产生一个说话有意义且流利的人。因此,唐氏儿在先天不足之下,语言的发展受限也较多,但这并不意味没有语言能力。如果能针对孩子的缺失,而谋求补足之道,必可为孩子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。
要会说话的前提为,必须听得懂得别人话中的意思,并能思考所要回答的内容。如果孩子的能力仍停留在鹦鹉式学语期时,孩子所能说出的仍有限,唯有针对目前的能力做加强的工作,才是方法。所以,了解孩子的口语能力,有助于父母如何着手增强孩子的能力。请用正确的说话方式、语调、速度来和孩子说话,使他熟悉正常的说话方式。了解孩子 的理解能力及增加语汇的困难度,可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用语开始,由实际的概念用词,再渐入抽象的用词(例如:"球"的概念先于"圆"的概念,虽然球是圆的,但是圆的概念须要有很多实际物体的形状观念后,才易懂"圆"的概念。)